在爱里我们都得拼尽全力

作者:陈鲁豫 日期:23-12-30 字体:  阅读:

  2016年,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前,我去台北采访李安导演。有才华有成就的人并不少见,少见的是这个人不恃才傲物,不睥睨一切。李安导演谦和、温暖,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儒雅让人如沐春风,他代表了我能想象的魅力、性感的极致。可是这样一个人,居然有些不安地说,他还是要每天努力,才能赢得家人的尊重和爱。

  小时候看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影片中有一个落后典型:三排长陈喜。他随部队进驻上海南京路后,生活态度有了巨大的改变,开始嫌弃同样来自农村的妻子春妮。

  可即便是当年那个年幼无知的我,也隐隐觉得陈喜并不是十恶不赦。爱的开始也许说不出理由,但爱的改变和结束一定有迹可循。就拿陈喜来说,生存状态和环境的改变导致视野、习惯甚至审美的变化,最终带来情感的转变,也符合人性。

  我不以为然的反而是,电影凭什么要把漂亮能干独立的春妮塑造成哭哭啼啼的受害者?我要是春妮,没准儿我先看不上陈喜呢!不就是进了上海嘛,只几天的工夫就眼花缭乱、乱了阵脚,这么没有定力、容易见异思迁的人,格局太小了,根本不是个有魅力的男人,不值得留恋。话虽如此,影片的最后陈喜迷途知返,和春妮和好如初,我还是长出了一口气。

  不变的、长久的爱是美好的,不变的、长情的人是美好的,可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谁也不能任性地要求情感为自己停住脚步。

  无条件的爱是个伪命题,灰姑娘如果不是美貌无比,也穿不上那双水晶鞋。当然,美貌绝不是一切,很多时候美貌什么也不是。

  多年前,我采访留守儿童,节目现场,其中一个女孩的父母突然出现。女孩的表现让人心碎,她不哭,不激动,表情淡淡的,唯一明显的情绪变化就是有些不知所措,和那么一点点尴尬。女孩的妈妈一直抱着她抹眼泪,而女孩的身体一直是僵硬的,几乎一动不动。事后我反思了这一时刻,所有人的初衷都是美好的,效果也无比感人,唯一被忽略甚至错判的是女孩的反应。我们都忘了,亲情也不是理所应当的。

  在女孩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因为生活所迫离家打工,女孩对父母有印象的就是每年春节那短短的几天。对孩子来说,爱就是陪伴,孩子没有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场合配合观众的期盼,瞬间表现出她被陌生的父爱母爱打动。而我也心疼那对父母,生活让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是自然发生的,我们成为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我们为某个人怦然心动,也让某个人坠入情网。但我们只有拼尽全力,把为人子女、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和亲密爱人的使命做到最好,这努力的过程就是我们爱与被爱的证明。

评论
0位读者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文学爱好者版权所有|赞赏
SiteMap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