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歌
散文
亲情
爱情
友情
励志
哲理
心灵
杂谈
日记
作家
专题
搜索
投稿
文学爱好者
>
搜索
标题
作者
童年的声音
我的童年是在台北市温州街和云和街之间度过的,那是个很特殊的地方,好比卡萨布兰加或伊士坦堡,处在多种文明交会之处,撞击出异样的火花。 温州街的两侧,住的多半是台大教授,最记得正对门有位陈姓的老书法家...
作者:
刘墉
日期:2022-2-8 阅读:89
众口铄金
我初到美国时,因为住在新泽西,每次来往曼哈顿总要搭一个小时的巴士。那巴士上的乘客,大多数是每天同一时间搭乘,因此彼此知之甚详,简直亲如家人。他们跟司机更是称兄道弟,不但一路上话家常,而且向司机奉烟。 ...
作者:
刘墉
日期:2021-11-19 阅读:51
不必忌讳
跟八九十岁的老人家在一块儿,常能听见他们彼此打听。 喂!某人还在不在?好久没看到了! 那个谁谁谁,早该死了!还拖着呢? 死,明明是个忌讳的字,但是对于他们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刺激。遇到朋友驾鹤...
作者:
刘墉
日期:2021-11-18 阅读:110
空灵
提到国画,许多人都会想起空灵,认为空处必灵,灵处必空。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所有的空白,必须靠实体的衬托与暗示才能产生。譬如在一张白纸上画一条船,空白处就变成了水;在上面画一些山头,下面空白处则成为云。...
作者:
刘墉
日期:2021-8-13 阅读:75
扶一把
某人坐计程车,路上看见一个因为超速而翻倒在地的摩托车骑手。骑手面孔朝下地趴在路旁,鲜血自额角流出,经过的人居然没有一个去救他。 最起码应该把他扶起来,头朝上,以降低脑内的血压,否则活不了多久。司机...
作者:
刘墉
日期:2021-8-4 阅读:117
画展
我有一位艺术界的朋友,他经常开画展。我问他开画展有什么好处,他说最大的收获,在于平常很少把自己的作品加以比较,即使偶尔拿出来排列着欣赏,也不过几张而已。但是开画展时,有数十张作品放在眼前,可以很明显地...
作者:
刘墉
日期:2021-7-26 阅读:82
体气
书法是中国固有的艺术。 学习书法最重要的是选帖,选帖则需要配合自己的体气。 譬如体气浑厚的人,适于写魏碑、颜真卿;体气矫健的人适于写兰亭、柳公权。 如果强要以刘石庵(清代刘墉)的肥,写宋徽...
作者:
刘墉
日期:2021-7-10 阅读:79
墨
磨墨如同做人,宜直而不宜偏,偏则多渣而易裂;宜常磨而不宜久置,久置则昏暗而易臭。 用墨如同处世。可以用浓墨,但不能迟钝;可以用淡墨,但不能模煳;可以用焦墨,但不能浮躁。所以姜白石说:人品不高,用墨...
作者:
刘墉
日期:2021-7-8 阅读:92
要命的虚招
一队学员在丛林中进行作战训练,训练结束后,有一场检验成绩的作战演习。 学员们都信心满满,可是教官却说:你们不要得意,我敢说,有不少人会掉进我挖的陷阱! 大家觉得教官是在说笑,有人说:我们也是挖...
作者:
刘墉
日期:2021-6-27 阅读:70
爱河船声
有一次,我到高雄出差。因为晚上没事,我就跟当地的朋友坐在爱河边欣赏夜景。 在我们聊天的时候,远方的河面上隐约传来咚咚的声响。我好奇地问:那是什么声音啊? 朋友说:这是拖木船的马达声,一会儿你就...
作者:
刘墉
日期:2021-6-18 阅读:41
1
2
3
4
5
6
7
8
9
QQ/微信号:278429
|
QQ群:32210770
|
微信群
文学爱好者
|
关于
|
联系
|
地图
|
赞赏
首页
最新
美文
搜索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