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特性

作者:黄湘 日期:16-01-07 字体:  阅读:

  人有千百种,但是,在所有人类的特质当中,「为己」似乎是一种自然的特性。不用教,大家都会的特性。原因是,我们有身躯,有感受。身体受伤了,他人不能替你痛。所以,避免自己身体受创伤就是一种本能与天性。同样的,我们的心受苦了,我们自然也会想办法捍卫自己,想要离苦得乐,获得解脱。因此,我们想要自己的身与心,都得到轻安与快乐。这是,我们一致的目标。

  然而,如果每一个人都只为自己着想时,你会发现,这世界上的矛盾将产生到让你不知如何是好的地步。举个例子,前几天,看见一个标题写上:「婆婆永远不可能对媳妇和对女儿一样好。」我觉得很有趣,就点进去看。大致的内容是这样(凭印象表达一下,无法全文一字不漏):甲说:我的媳妇真不像话。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我的儿子都要端早餐进去给她吃。乙说:那您女儿嫁的好吗?甲说:嫁的好极了。每天都可以睡到很晚。我女婿都会端早餐到房间给我女儿吃。真的很不错。

  发生在媳妇身上,就不以为然。发生在自己女儿身上,就是理所当然。这就是我们身处的世间,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事情。当你想要女儿好命时,就称赞别人的儿子做得很好。当这做得很好的人是自己的儿子时,就抱怨媳妇的不识相。所以,人要完全为自己好又完美的达到所有的和谐,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刚好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矛盾就会产生。但是,当改变想法,如果教育儿子对媳妇好,而媳妇也对儿子好,若把这定律用在女儿身上,就发现,原来互相对对方好,才是真正达成和谐的方法。因此,在完全自利的情况下,在整个社会的体系运作中,是不可能达到和谐的。唯有放弃完全只为自己好的这种想法,才有可能改变不好的恶性循环。

  如果真正想要自己好,其实,应该要先对别人好。因为,对别人付出的善意,最后,终会回到自己的身上。我一直深信一种善的循环。有人或许不认为这是一定的。因为有人常常在付出的当下,还被别人当傻瓜耍。几次之后,心就退缩了。于是,开始了不好的循环。之后,当把自已封闭起来后,不再付出的当下,所得的善的回报更不太可能出现,然后,就不再有机会体会善引善的生活了。有时,当傻瓜的当下,也会体验出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有时,回馈不在当下,然而,所有的善行,将会以不同的形式,在你需要的时候,用一种你不会察觉的方式,很自然的回报了你。如果,你时时刻刻怀着感恩心情过活,那么,渐渐地,你会很神奇的看见周遭发生的一切,正用一种美好的生活在对待你。

  有时,人需要激励;有时,需要挫折;有时,需要挑战;有时,需要他人拉他一把。而不管是哪一种,人,都是社会的一环,无法单独存在着。有时肥了自己,损了他人,绕了一圈后,后来发现还是会损了自己。一直认为世界是个圆,再怎样错综复杂,最后可能还是会牵扯在一起。以前看过一个研究,叫做「六度分隔理论」,其大意是说:世界上任何角落的两个陌生人,只要透过六个人当仲介,就可以和彼此拉上关系,亦被称为所谓的「小世界现象」或「小世界效应」。于是科学家去研究分析并做实验。若其结果属实,那么,如果这套理论是真的,每个人都对其中一人不好的话,结果很快就会回到自己身上。假定你一定要对周遭人不好,那么,有天你也是别人周遭人的一环。

  人,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一切,则取决于想法。我喜欢推理,在推理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自己。有时,也会被自己自认为对的推理打败。没有人是永远不败的。就好像人的身躯一样,在维摩诘经里头说:「又复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为慧。」只要是身,就会有病。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只要是人,是社会的一环,就一定有牵引。而我们,可以很单纯的活着,也可以很复杂的活着。选择权在自己,想法的改变,就可改变一生。

  多听,多闻,多学习,发现世间的美,会是生活中最好的礼物

  这篇文,是不是有点……离了题了?

  哈,人,多么的殊胜。哪能几千字道完?当我抒发一点小小的心得吧。

评论
0位读者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文学爱好者版权所有|赞赏
SiteMap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