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渐冻症争夺父亲

作者:秦珍子 日期:20-04-23 字体:  标签:父亲 阅读:

  赵文静有日子不爱照镜子了。不是不想,是不敢。因为有天早上,她洗完脸朝镜子里一看,“灰渣渣的,吓人一跳”。

  自从一年半以前,赵文静把患有运动神经元病的父亲接到沈阳,她便“一口气儿长大了”。在偌大的城市里,她和父亲租住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老屋内。老家还有个刚上高一的弟弟,全靠姐姐打工供养。

  老屋墙壁斑驳剥落,飘荡着陈旧潮湿的霉味儿。赵文静手脚麻利地淘米,给锅里加入双倍的水,因为父亲只能吃软糯的半流食,她也很久没尝过筋道的米饭了。

  赵树山侧躺在老屋中央的大床上,看着女儿忙进忙出。由于肌肉逐渐萎缩、无力,他整个身体几乎全部瘫痪,如同被冰冻一般。这种病俗称“渐冻人”。即使头脑清醒,与常人无异,但他的语言表达已经含糊不清。眼下并没有医治这种病的办法,最后,病人会神志清楚地“目睹”自己所有的器官衰竭,直至死亡。

  屋子里,日光灯照着掩不拢的柜门和锈迹斑斑的床头。赵文静把步子踏得啪啪响,在忙碌的间歇,她几乎一刻不停地跟父亲说着话。

  “你好,是从那边回来的吧?”她握住父亲的手使劲儿摇晃,因为父亲爱看谍战片,她就逗他说,“国民党怎么个情况啦?”

  赵树山无声地笑了,他盯着女儿,努力牵动嘴角,吐出三个字:“大,板,牙。”

  赵文静一下子乐起来,用力拍着父亲的肩膀,“你才是大板牙!我是”随根儿(遗传)”的!”

  她的笑声盖过了电视的嘈杂声,也盖过了药锅的咕嘟声。

  这是端午节的晚上,赵文静特意煮了几只粽子和咸蛋。她用小勺把蛋黄压碎,吹上几下,喂给父亲。

  咀嚼和吞咽对赵树山来说已经非常困难。在等待父亲“好不容易”吃完一口的时间里,赵文静赶紧扒拉着自己的饭。听到父亲“嗯”一声,她马上扔下筷子,再给父亲喂上一口。

  有时候,父亲声音小,她便要求他,“信号儿接收失败,再发一次!”边说边吧唧着嘴,露出一脸得意。

  “只有我才能明白我爸”,赵文静说。哼一声是吃饱了,眨一下眼是坐累了,撇撇嘴是脸发痒,盯着什么看就是要把它拿过来。

  父女间默契的配合全靠时间与耐心堆积而成。赵文静担任销售的公司离家不远。每天,她每两小时就要从公司回家一趟,帮父亲翻身或是方便。这一段步行要花十几分钟的路程,赵文静“没走过,都是跑”,她每天要来回跑8趟。一年多来,喜欢旅游的她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租屋背后的小商场。

  这个生于1988年的姑娘有1.62米的个子,却只有80斤出头的体重。她身形消瘦,颧骨突出,肤色晒得微黑。每月,她有2000元收入,除掉房租和寄给弟弟的钱,她和父亲靠剩下的七八百元生活

  赵文静穿着义工送给她的旧衣服,脚上是一双20元钱的凉鞋。她浑身上下唯一的装饰品是端午节传统的“五彩线”,她给父亲手上也拴了一根,表示“祈福”。

  她总自嘲地说,“能把地摊货穿出大牌的感觉,那才是真正的大牌。”

  去年夏天开始,赵文静爬上公司所在的14楼,从来没坐过电梯。她拾级而上,在每层楼梯间的垃圾桶中捡拾饮料瓶。“这么大的姑娘谁会捡废品啊?”有时有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她便努力让自己“面无表情”。脑袋里只想着,一天卖一元钱,五天就能给父亲添个“青椒炒茄子”。

  在父亲生病之前,赵文静也和许多同龄人一样,认为“父母赚钱我花”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生活的变故来得迅猛,在父亲到达沈阳后不久,赵文静的母亲又因心脏病突发离世。

  原本希望为母亲分忧的女儿“把所有遗憾都转化为对父亲加倍的好”。赵文静念大专时学的是护理,因为实习时“太苦了”,她下定决心,不再干这一行。毕业好几年,这些“丢掉的本事”在照顾父亲时又被她找了回来。

  铺好脚垫,赵文静把赵树山的双腿抱到床沿下,然后跪在床上,用双手架住父亲的腋窝。“来了哦”,她猛一使劲儿,把父亲扶起来坐好。再搬来一把旧板凳放在他身后,用细绳将一块木板固定在脊背与板凳之间,他便能靠得稳当了。这项装置是父女俩的创造。

  站着方便时,赵树山需要架着双拐。为了防止滑脱,赵文静把筷子绑在拐杖顶端,夹住父亲的双臂。她还发明了“筷子换台法”,自己不在家时,父亲能通过咬住筷子,摁压电视机遥控器。

  一年多来,她不仅学会了修电器、换保险丝,还学会给父亲扎针灸、剪头发。每月一次,她用胶带把报纸粘在父亲身上,一把普通剪刀,一把断柄塑料梳在她手底下,标准的“圆寸”发型很快诞生。“来,对着镜头笑一个!”她双手托起父亲的下巴,贴近父亲的头皮嗅着,“这个洗发水儿真好闻,不过快用完了”。

  赵树山又笑了,裂开嘴,露出牙齿,可他旋即低落起来,断断续续地说:“说不定哪天我就死了,我不怕死,我只想看着你早点成家。”

  这句话把赵文静惹火了,“别胡说八道啊,想死可没那么容易!”她红了眼眶,大声责备父亲,拍打着他的脊背。

  赵树山耷拉着头,拉动嘴角又说:“没有自由了,让我绑住了。”

  赵文静从不认为自己为父亲做出了牺牲。尽管交往10年的男朋友迫于压力与她分手了。她曾经非常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家庭,而如今,“连吃顿饭看场电影的时间也没有”,她不可能开始新恋情。说到“爱情”,她破涕为笑,连忙捂住父亲的耳朵说,“我不乖,我早恋”。

  偶尔,赵文静也把朋友请到家里吃饭。席间笑闹,她说不过别人,就摇晃着床上的赵树山撒娇:“爸!快起来削他!”

  去年冬天,赵文静借来朋友的数码摄像机,拍摄她和父亲的“小生活”,理由是“一家四口连张像样的全家福都没有,我不想再有遗憾”。最近,这部名为《我爸爸是渐冻人》的短片在网上被几百万次点击。许多网友被感动了。几天内,她收到了很多赞美的留言,也收到一笔6万多元的捐款。

  可直到现在,赵文静也不理解为什么人们认为她所做的事是“值得敬佩的”。在她看来,赡养父母再平常不过了。这个“成绩不咋好”的小姑娘从没学过什么“孝顺”的大道理,她只是做了最自然不过的事儿。

  下大雨,赵树山会费劲地对女儿吐出三个字,“穿雨鞋”。出趟门,他又咧着有点儿僵硬的嘴叮嘱,“带钥匙”。赵文静觉得,拥有父亲的惦念,付出再多也值得。

  为了及时听到父亲的“信号”,赵文静干脆和父亲睡在一张大床上。每晚,她都会数次醒来,为父亲翻身、挠痒,最多只能睡四五个小时。说着,她伸出10根纤细的手指,来回展示父亲的专用“痒痒挠”几枚留起来的长指甲。

  她为父亲接大小便。要是屋里有人,就大大咧咧地吼一嗓子“清场”,等清理完排泄物,再对屋外的客人吼一声“回来吧”。

  她给父亲擦洗,一边忙活,一边逗乐。“不洗就成臭爸了,两毛钱一斤就卖了,土豆还卖一块呢。有人要爸吗?”

  事实上,她从未想过把父亲送去养老院或是请保姆来照顾,因为“绝不能让他觉得自己被抛弃”。

  在同事、朋友眼里,赵文静是全公司最努力的员工,是几乎从不抱怨生活的“小强”。这个“骨子里要强”的姑娘总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我的经历要不是一部苦情剧,要不是一部励志剧,我宁愿是后者”。

  然而,她不是没有崩溃的时候。

  失恋那段时间,她憋不住了就躲回公司,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放声大哭。这个姑娘怕过马路,怕冬天“呜呜的风声”,也怕恋人的离去。但想到父亲,她知道自己“必须大声和一切恐惧说再见”。

  以前,赵树山总会羡慕家里跑来跑去的大白猫,对女儿说:“我还不如它”。如今,每月一两次,志愿者们会帮她把父亲抬到户外。“我爸东张西望,连片树叶都要多看两眼,笑得像朵喇叭花儿”。赵文静说,这是她和父亲最开心的时刻。

  事实上,赵文静自己或许也是她“不知道的那种人”。在大雪纷飞的寒冬,她会扛着铲子,在楼前雪地上扫出一条小路。她总想着楼里“老头儿老太太挺多”,担心他们摔着。

  就连她收养的大白猫“赵小毛”也得到过赵文静的郑重承诺,“毛毛,我会对你好,直到你老死的那一天”。

  如今,赵文静最惦记的事儿就是弟弟的“学习和思想”。她每两周会给弟弟的班主任打电话,“升任家长,感觉挺好!”而对于父亲,她希望他能接受“胃造瘘”手术,“和老天赌,活一天,赚一天”。

  而赵树山最大的愿望就是等自己好起来,能为女儿做顿饭。他躺在大床上,努力抬头,睁大眼睛说,“开个饭馆,义工免费吃”。

  这个男人心里还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他爱看新闻,关心世界经济和神九发射。女儿做错事了,他说“大傻子”。女儿回来晚了,他又逗她说,“大骗子”。

  “你才是骗子!”赵文静一手叉腰,一手轻点着父亲的脑门大笑。“说给我开工资!都拖欠半年啦!”

  在她看来,自己其实没有多惨。“人被逼到角落里时会爆发出弹性,她能跳墙”,她一边说,一边用力拍了一下桌面,“排斥磨难会带来痛苦,接受它才能快乐。更何况,我至少还有亲人。”

  今年一个春天的夜晚,赵文静发了一场高烧。她给自己煮姜汤,擦白酒,撑不住了就一头倒在床上,想着母亲默默哭泣。

  直到那一刻,这个身上像“折碎了一样疼”的姑娘还是不愿让父亲担心,她只是昏昏沉沉地呢喃着,“爸爸,我想睡一会儿。”

评论
0位读者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文学爱好者版权所有|赞赏
SiteMap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