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集

成年人相处潜规则:只尊重不教育,只筛选不改变

作者:yy 日期:25-09-08 字体:  标签:尊重 教育 阅读:

  作家贝克特尔说过一句话:当我们试着去改变别人,或者要求别人怎样做的时候,八成是在自讨苦吃。

  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打着“为你好”的名头,试图纠正身边的人。

  结果自己苦口婆心,却招来了对方的厌恶,甚至为自己带来灾祸。

  看过一则民间故事

  宋淳化年间,开封府有个热心的酒馆掌柜。

  一年冬天,天气异常寒冷,连天飘起鹅毛大雪。

  这时,酒馆门口却来了个穿着破烂的年轻人,支起一个小摊儿,售卖字画。

  然而他的字画笔力轻浮,根本无人问津。

  等到夜晚,年轻人也不收摊儿,直接和着衣裳,裹上破被子,蜷缩在角落就睡去了。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酒馆掌柜看不下去,就好心地提醒他:

  “年轻人,没人买你的字画,不如到我店里跑堂,好歹冻不着、饿不着。”

  谁知道年轻人非但不听,反而怒怼掌柜道:“我堂堂读书人,怎么会屈身去做店小二?”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二人便争斗起来,却不想竟招来了官府人员。

  按照大宋律法,读书人的地位远远高于商户。

  最终,酒馆掌柜被冠以欺侮书生的罪名,罚了银子不说,还蹲了十天大牢。

  掌柜原本只是出于好心劝说书生,没想到却激怒了对方,给自己惹来祸事。

  新闻传播学者杜骏飞,就曾提出过一个分歧倍增定律:

  如果双方观点有分歧,那么每一次争论之后,分歧都将倍增。

  当你越想说服一个人的时候,就偏偏越会使对方产生抵抗心理。

  若不及时停止自己的说教,双方关系最终就会以破裂而告终。

  《偷影子的人》中有这样一句话:

  你不能干涉别人的生活,就算是为了对方好,这是他的人生

  道不同,不相为谋,三观不同,也不必强求。

  要知道,一味地劝说,不是善行,而是暴力。

  不停地教育,只会把别人推向你的对立面。

评论
0位读者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文学爱好者版权所有|赞赏
SiteMap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