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集

“风凉话”的由来

作者:任万杰 日期:04-15 16:04 字体:  阅读:13

  生活中如果遇见为了打击别人积极性说的嘲讽话,我们就把这些话叫作“风凉话”,那么“风凉话”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风凉话来源于唐朝,据《旧唐书》载: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盛夏的一天,文宗皇帝和几个大臣聚集在未央宫吟诗消夏。文宗皇帝吟道:“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家都说夏天炎热痛苦,而我却偏偏喜爱夏天的漫长。

  既然皇上说了,大臣们赶紧附和,柳公权站起来说:“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什么意思呢?就是微风从南面吹来,殿阁中感到凉爽。文宗皇帝立刻夸奖柳公权“辞清意足,不可多得”,也就是词好意境足不可多得。

  到了宋代,苏轼读到这一段,评价是“美而无箴”,翻译过来就是诗句不错,但失去了作为一个大臣劝谏的自觉。为此苏轼特意写了四句诗:“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

  苏轼想表达的就是,你们皇帝和大臣,在殿阁中乘凉,不会受到太阳的暴晒,可是天底下老百姓,为了生存却要在太阳底下忍受着高温酷暑,而你们不知道别人的痛苦,却在这里说风凉的话,简直没有人情味。经过苏轼这么一说,“风凉话”立刻传播开来,一直延续到现在。

评论
0位读者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文学爱好者版权所有|赞赏
SiteMap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