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集

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

作者:第九杯茶 日期:25-07-08 字体:  标签:江湖 阅读:

  都说,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而生活于尘世之人,既无法全然超脱世俗烦忧,也不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要活得聪明,既要有入世的通达,又要有出世的淡泊。能微妙平衡这两者之间关系的人,乃真正的智者。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留天真。

  有人说,这话出自鬼谷子,也有人说是出自《红楼梦》,还有说出自《菜根谭》。但不管最初出于谁之笔下,这个人一定是清醒且成熟的。

  既不对世界抱有天真幻想,也不因看透而变得愤世嫉俗。

  这苍茫人间,本就不是非黑即白。太纯净了,容易被世俗折损,而太黑了,又容易落于不归路。

  人生之事,果真是常常进退两难。

  就像我们,常想远离红尘江湖,却又处在江湖的漩涡里。

  那么,这话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人活一世,要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

  最初听说‘世故’这个词,大概是初中的时候。一位同学评论我们的班长说,班长很世故。我一向觉得自己语文还学得凑合,居然不明白世故是什么意思。因为没脸询问世故为何意,还特地偷偷查了词典。

  世故,指熟悉世俗人情习惯,待人接物圆滑周到。

  听前半句解释,好像是个不错的词。但若听后半句,就是个贬义词。

  回想当时同学评论班长的神情和口气,他的意思应该是后者。

  没有人喜欢圆滑的人,因为那代表他不真诚,虚伪,但也没有人不喜欢周到的人。

  看吧,人就是这么矛盾。

  知世故而不世故,我理解的意思是,知世故是清醒,而不世故是选择。世界纷繁复杂,人心幽微难测。

  全然不懂人情世故,便如光脚行于荆棘之上,步步艰难;可若深谙世故却沦为世故,则如坠入泥潭,终被浊流吞没。

  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应该是懂得规则却不被规则束缚,看透人心却不玩弄人心。知晓利益的博弈,明白关系的微妙,却仍能以一颗澄明之心待人接物。

  我仔细想了想身边所识之人,这等聪明人,大概数不出几个来。

  《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人情练达’比之‘不世故’,到底还是差了一个境界。

  处江湖而远江湖,其实与之同功。

  处江湖,是现实;远江湖,是境界。

  江湖,是名利场,更是欲望的角斗场。我们无法逃离,因为生活本就交织其中。工作、社交、人情,无一不在江湖的规则下运转。但若事事皆按江湖规矩来,又会被名利、人情裹挟。

  小时候看武侠片,江湖人士常说:江湖有江湖的规矩。而这规矩是什么呢?

  小时候觉得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但如今回看武侠片里的江湖规矩,我也有不同的理解:既已身处江湖,不管你的思想还是行为,都得被红尘俗世种种裹挟,你不能超脱这些束缚。

  如果你生活在农村,人情、客往、邻里相处,都是一门学问。这可不像是在城里,回家关上自己那道门,楼上楼下、对门邻居住个十年八年,可从不往来,亦可完全不相识。

  但在农村不行。

  红白喜事,必须是全村的家庭都得去。像我先生老家,规矩比较严一些。如果别人有红白喜事,你在外地回不来,便让人帮着随礼,人不到,人家是不收礼的。所谓人到人情到。人没有到,哪来的人情。

  你或许要说,大不了,不相往来。

  但你又错了。你除非永远不回村,你除非永远用不上村里的人,不需要村里帮忙任何事。但凡还有,你都得客客气气的,不然等你需要办事的时候,有的是人为难你。

  是不是觉得好累?

  人活着,哪有不累的呢?

  你在职场有职场的规矩,你在学校上学,就有上学规矩,全然自由,随心所欲,那就是一种奢望。因为,你能随心所欲,别人也能。别人的随心所欲,可能就是你的痛点。反之,亦然。

  所以,我们处江湖,又要远江湖。

  如果一生都去钻营这各种关系,大概人生也是无趣的。

  所以网上才有人说:人生最难的修行,莫过于既能在现实中游刃有余,又能在精神上自在轻盈。

  知世故而不世故,让我们不至于天真而受伤,也不至于精明而可憎;处江湖而远江湖,让我们既能适应社会,又不被社会所驯化。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通透;处江湖而远江湖,是自在。

  烟火人间,想要修一颗不染尘埃的心,大概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

评论
0位读者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文学爱好者版权所有|赞赏
SiteMap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