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集

此身天地一虚舟,何处江山不自由

作者:第九杯茶 日期:25-07-03 字体:  标签:自由 阅读: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论洒脱,说豁达,还是逃不过苏轼。

  这两天读苏轼,也总在说苏轼。但于我来说,真正感触的不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洒脱、豁达,而是陷于困境时,苏轼总有一个好弟弟在想方设法捞他。

  而我们,都没有摊上那样一个好弟弟。

  于是我认为,我还不能真正洒脱和豁达,是缺一个弟弟兜底。

  好吧,我又开始胡说。

  古往今来,文人仕途受阻,官场失意,就会生出退隐之心。或放逐于天地间,或寄情于山水,做一个孤客,做一个钓叟,又或是与菊为知己,与莲为挚友。

  反倒是我等平凡人,想拿一种花作为知己,那花还不鸟我。

  看,连花都知道欺负人。

  所以,想做个隐士,做个山人,凡人是没有资格的。

  我也想修篱种菊,我也想驾一小舟,从此浪迹江湖。但谁又在乎我的想法。

  明人陈献章有诗云:此身天地一虚舟,何处江山不自由

  我肤浅地理解为,诗人倡导的是一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这区区百十来斤,不过就是天地间的一叶虚舟,无论是飘在哪里,身在何处,都是自由的。

  这倒是契合了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心境澄明,则无往而非逍遥。

  确实,陈献章此人,受老庄思想的影响颇深,亦是明朝有名的思想家,不怪后世尊他为‘岭南一人’。

  其实,陈献章的这首诗还有后面两句:六十一来南海上,买船吹笛共儿谋。

  六十一岁的陈献章,经历了少年时的屡试不中,中年时朝廷几次征召,都被其婉拒。

  大概,人生经历了一些事,也看清了一些现实,明明一身才华,却不得其用。

  恢心是有的,看淡也是有的,更多的是不再执着。毕竟,这世间的路千万条,不一定非得走仕途。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当你看清了世事,也看清了自己,也就无所谓放得下或者是放不下。

  红尘多艰,岁月多磨难,世事无常,并不会因为你是一块好钢,就一定能锻造成名兵器。

  苏轼如此,陶潜如此,柳宗元亦是如此。

  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失望,不同的遗憾,但都是同一个本质。

  有人看开,有人于困苦中不改初心,有人几起几落,宦海沉浮,有人从此归去,做个闲人。

  如此看来,洒脱与豁达,终究是奢侈品。

  苏轼有弟弟子由兜底,陶潜有薄田果腹,陈献章六十一岁尚能买船吹笛,而我等凡人,只能在房贷与生计的夹缝里,偶尔给自己半日闲暇,假装自己也有过片刻的逍遥。人生在世,何必非要活成诗。

  此身天地一虚舟不假,但却做不到何处江山不自由。

  或许真正的洒脱,未必是泛舟江海、采菊东篱,而是认清自己并无退路,却仍能在生活的泥潭里,偶尔抬头看看月亮。

评论
0位读者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文学爱好者版权所有|赞赏
SiteMap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