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

作者:冠山晓风 日期:15-12-08 字体:  标签:父亲 母亲 阅读:

  南山上的枫叶又红了,远处望去,在阳光下愈显得浓艳,就像血染的一样。逢到这个时候,我就想起父亲母亲的祭日,往事又涌上心头。

  父亲是一九九六年农历八月廿日突然发病离去的,又隔十年后,二零零七年农历八月十七日母亲病逝。二老离开我们后,每当夜深人静,或逢年过节时,或是兄妹相聚,或者当家庭又有了喜事时,经常就想起父亲和母亲。父亲和母亲是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深刻记忆。

  我的父亲和母亲都出生在平定乡下普通的农民家庭里。据记载我的祖上几代曾经读书做官,高祖和曾祖开药铺看病卖药,救济穷人。到我祖父时已是家境衰落,房无一间,地无一垅了。祖父有时外出在染坊里给人干活,有时回家种地打短工。父亲五岁时祖母因病去世,自小在外祖母家长大。父亲和母亲成婚时因无房子,就在父亲的外祖母家完婚。全国解放后,家里分到了房子和田地,祖父和父亲一家才得以团聚。家庭出身贫寒和寄人篱下的生活养成了父母勤劳质朴和正直坚强的品格。

  从我记事起,父亲已在阳泉煤矿就业,当一名会计。我们全家住在矿区,祖父还健在。在我的记忆里,祖父身材魁梧,留着整齐的胡子,平时爱喝点酒,性格慷慨好施,闲时还教我识字。母亲操持家务,照顾着幼小的妹妹弟弟。家里不宽裕,但充满着宁静和温馨。

  这种平静我记得是在“六二压”时打破的。三年自然灾害后,城里压缩人口,除留下父亲外,我们全家都回到了农村。时间不长,祖父得了脑血栓,卧床不起。弟弟患了急性脑膜炎,住了医院。弟弟病未好,因祖父病重,就急着出了院。我忘不了,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好大的雪,雪把路都埋得看不见了,四处都是白茫茫的。祖父去世了。因下雪,汽车不通,父亲走三十多里山路从阳泉赶回。稍做安排后,第二天一早,踏着没膝深的雪又返回单位。因为这一天是给职工发工资的日子。望着躺在门板上的祖父,母亲强忍着悲痛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处理祖父的后事。

  埋了祖父,时间不长,弟弟的病又犯了,而且再犯就非常严重。住在医院里,时不时地发烧、抽搐、呕吐、哭叫。母亲在医院里看护弟弟,身边还带着5岁的妹妹。当时我9岁,正上二年级。我放了学,去医院找母亲,母亲在医院楼下的伙房里排队给我们煮一锅面条汤,端着锅爬上三楼病房,又给我们盛好饭。在我的记忆里,那味道真是香啊。

  弟弟住医院一年多,我已记不清这十几个月母亲是怎样熬过的。担惊受怕,焦急多虑,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没有吃过一顿现成饭。照顾了病人,又照顾着我们,又操持着家务,巨大的压力和劳累,摧残着母亲的健康。母亲患上了严重的结核病,从此,走上了求医看病、打针吃药的漫长历程。弟弟病愈,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一个活蹦乱跳的弟弟站不起来了。回到家,母亲每天给弟弟喂饭,扶着他练习走路。无微不至的照顾,直到大弟弟病逝。三十三年,每一个日日夜夜,母亲都盼着弟弟能好起来。在那困难的年代里,我们兄妹几个,包括有病的弟弟,在母亲身边没有挨过一顿饿,没有受过一天寒。一直到八十年代,我们兄妹相继成了家。母亲每年还给我们把棉衣,棉裤、棉被一针一线缝好。我们兄妹各自有了孩子,母亲又把我们的三个孩子看到上学。我们每次到母亲家,母亲都把热饭做好。每年的五月端午,母亲总是给我们包好粽子。每年的腊月三十,母亲总是和我们包好饺子。母亲整日劳碌,关心他人,直到病逝前的几个月。在母亲病重期间,测量母亲的血氧饱和度,正常人必须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可母亲才达到百分之六十。想到母亲多年劳累,肺功能极度衰竭。母亲忍受了多么大的苦痛,儿女怎么能感受到呢?母亲受过多少苦和累,儿女怎么能体会到呢?母亲为家庭和儿女付出的一切,我们怎么能够报答尽呢?母亲给我们无微不至的温暖,做儿女的怎么能够忘记呢?

  在困难的年代里,父亲除帮助母亲扛起生活的重负外,他恪尽职守,投入工作。他是一个单位的主管会计,在帐目上一丝不苟。审核单据时原则性很强,违反规定不能报账的坚持不给报,为此得罪了不少人。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早出晚归,星期天也很少休息。家里有了困难,从来不愿麻烦单位或利用单位的便利。一些年,父亲在工程运输队工作,家里没有煤烧了,他和我借个排车走十几里路去小煤窑买煤往回拉。父亲和家里人回平定乡下,都是坐公共汽车,从来不愿动用单位的运输车辆。家里修小厨房用点板材,花钱去木料场买,也不会拿单位一块木头。父亲真是做到了兢兢业业工作,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四清”运动时几次查父亲多年所管的帐,没有发现一分钱的错误。

  在几十年的生活中,父母亲的另一面是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他们性格和蔼,和家里家外、亲戚朋友都是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困难时期,少吃没喝,看到谁家揭不开锅,就把家里不多的粮食匀出来,接济断了顿的乡邻。亲戚朋友有了困难来借钱,父母出去和别人借上,给亲戚朋友拿走。阳泉离平定乡下近,三天两头有亲戚或乡亲来城里办事和购物,来到家里父母总是笑脸相迎,热水热饭端到手上。做下的饭吃完了,母亲自己有时就喝碗面汤凑合一顿。有的亲戚在城里办事或干活,一住几天,几十天,父母总是热情如一,毫无怨言。母亲在亲朋好友眼里,做针线活是拔尖的。几十年中,母亲给亲戚和邻居家的人们做了多少针线活,谁也数不清了。老家有的亲戚家里闹矛盾,父亲抽时间一趟趟回去,整夜整夜的苦口婆心做劝解工作,到底解决了多少次矛盾,也记不清了。亲戚朋友来了,请求帮助办户口,找工作,找医生看病,最不愿求人的父亲一次次地去找人,帮了多少忙,也随着时间流逝,都淡忘了。

  父母亲长期与人和气相处,心里不设防;热心助人,从来不图回报。记得父亲单位有几个同事,因文化水平不高,管物管账有困难,总是叫父亲整夜整夜帮助理账。“四清”运动时,上边一查账,这几个人都往父亲身上推。给父亲找了不少麻烦。运动过后,父亲还是和他们和睦往来,从不计较过去的恩怨。

  父母的一生积德行善,时时想着别人,帮助别人。宁可苦着自己,总是给人温暖。我记得母亲病重住院,很多亲戚、邻居、乡亲、朋友来探望,母亲在人前总是强忍着病痛,露出笑脸,给人安慰。还问长问短,关心着别人家的事。医生,护士进来查房,她总是告诉病情好一些了,给人家信心。亲朋好友探望母亲拿来的水果、鸡蛋等,她一次次叫我们拿给医生护士吃,说他们费心了。住院期间,我们儿女在母亲身边尽着孝道。女婿、儿媳都日夜轮着伺候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妈妈一样。就是那样的时候,母亲仍然在一遍遍嘱咐着身边的儿女、女婿、儿媳好好工作,照料好孩子,多保重身体。一次次安抚孙辈要好好学习,不要落后。母亲心中融汇着多深多大的爱啊,岂是儿女能承受得了的。

  父母亲给我留下深刻影响的还有对我们兄妹的教育。生活的艰苦没有影响我们兄妹的学习和成长。我记得每天清晨天不亮,母亲就早早起来给我们做饭。多年的肺痨使她肺部形成一个大的空洞。我躺在床上,总能听到她在厨房里边干活边剧烈咳嗽的声音。每当她咳嗽不停的时候,我总是心里不安,怕母亲又病倒。但我们起床后,母亲总是给我们烧下热水,叫我们洗脸刷牙,然后给我们盛上一碗碗热饭。全家六口人,就靠父亲一个人的几十元工资生活,母亲看病还要花不少钱,我们不知道那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玉米面、高梁面、土豆、酸菜经母亲的手一做,就十分香甜。我们穿的衣服,总是经母亲缝补。廉价的衣料,经母亲的手一做,穿出去总是十分的合体,整齐干净。父母对我们从来不打骂,有了错,也总是和言细语劝导。我们学习上提出的要求,父母总是尽量满足。记得我小时候爱看书,星期天跑十几里路到市里新华书店。有一次看好一本书,是一元钱。跑回去和母亲说想买。母亲在家里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悄悄给了我一元钱,买回书来我兴奋了好长时间。后来家境好一些了,我经常花钱买书,父母亲从来不干涉。小弟弟上中学,需要买个录放机听英语磁带。父母亲一商议,父亲说,不能耽误了孩子学习,还是挤出钱来买了录放机。我记得父母亲好几年都不买一件新衣服,穿的衣服总是补了又补。父母总是和别人讲,家里再穷,也得让孩子上学,要让他们读书明理。

  父母经常教育我们要恪守本分,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父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父母从来不对别人说假话,承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心竭力,不说大话和虚话。我们兄妹参加工作后,父母经常要求我们在单位要努力工作,诚实做人,凡事都要踏实,不要投机取巧。母亲有病,家里有事,也是让我们尽量少耽误工作。我记得单位的领导和同事来家里,父母总是热情接待。母亲带着病也要强打精神,炒菜做饭留下客人。每一次和单位的人都要说要和睦相处,对自己的孩子要严格要求。当我们与别人发生矛盾时,父母亲总是让我们先找自已的错。我记得我们兄妹,无论上学还是工作,每一次拿回评上先进获得的证书时,父母亲都是那么的高兴。

  父母亲在鼓励我们努力学习和工作的同时,又告诉我们要不慕虚荣,淡泊名利,不该得到的,决不攀比和强求,保持乐观的心态。父亲参加工作早,又有些文化。和他一块参加工作的和晚参加工作的很多人都提拔了,但父亲从来不攀比、不埋怨,也不去找领导。几十年如一日,踏踏实实工作,从不懈怠。

  父母亲热心助人,不求回报。但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却从不忘记。小时候,父母经常给我们讲起过我们的亲戚和朋友。每次我们兄妹回家乡,父母预先买下礼物,叫我们一家一家的去看那些亲戚和老人。父母总是给我们讲,人要有良心,不要忘了人家的好处,要做一个好人。

  父亲终年七十四岁,母亲是在刚过了八十岁生日的时候离开的我们。父母亲去世的日子,都是在刚过了农历八月十五,秋风阵阵,阴雨绵绵。特别是母亲去世的时候,从停止呼吸的那个傍晚开始下雨,除了起土的时候晴了一天,几乎每天下个不停。下葬的那天停了,下午刚入土,雨又下了起来。亲朋好友说,那是上天怀念好人流的泪水。

  父母亲是我们兄妹永远的怀念,更是我们后代做人的榜样。我们兄妹像他们一样做人做事,绝不后悔。我们教育自己的后代也像他们一样。如果有来世,下辈子我们兄妹还做他们的儿女。

  二零零九年十月

评论
0位读者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文学爱好者版权所有|赞赏
SiteMap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