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她一直希望能得到一只属于自己的镯子,一只能陪她到死的镯子。
分手的那天,她把这个愿望告诉了他。她说,将来请送我一只镯子,好吗,无论是银的,还是玉的。他说,好。
在说出这个请求的时候,她并没有觉得可耻,她只是想要,想要他在将来能送她一只镯子,即时已经不再是恋人关系。
这个愿望从小就根植于她心底了。只是,那时候觉得这个愿望冠冕堂皇,异常遥远。她也不曾给任何人说起。她从没向爸妈索要,而她爸妈也从没说过要买一只镯子给她,从来没有。
其实,她也曾有过可以得到镯子的机会,一只很漂亮绿色翡翠的镯子。上初一那年,外婆说要把她戴了几十年的镯子送给她。她很兴奋,戴在手上感觉异常光彩。
只是,不到一天的时间,镯子就不属于她了,她决定慷慨赠人。她要把镯子送给即将出嫁的表姐,那个不嫌弃她最小,不嫌弃她走路最慢,什么事情都维护她的表姐。拿着镯子去找表姐的时候,看见她正抱着一只小猫在晒太阳。表姐很瘦,最喜欢的事情是晒太阳,让紫外线直直的渗透。她养了三只猫,其中有一只是在街角处捡回来的流浪猫。她把它们都照顾的很好。经常看见表姐抱着猫晒太阳,感觉那是一种不可置信而又无可或缺的温暖。
她说,姐,我要把这个镯子送给你,我还小,戴着个不合适。表姐把怀中的猫交给她,把镯子套进手腕。看到表姐眼中熠熠的光芒,她很开心。那一刻,赠予比占有更开心。怀中的猫咪已经蹿落下地,她们却都没有注意。
自那之后,关于镯子的梦想在她心底更加猛烈的滋长。她不知道这个愿望从何而来,也许只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幻觉,一种足够让梦想茁壮成长的幻觉。
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她从没给他提起过自己的这个愿望,这个关于镯子的愿望。也许要等到某一个时刻,某一个适当的的时刻,她才会告诉他。当年给表姐送镯子的时候,是表姐快要出嫁了,嫁给一个温暖的男人,她希望她能幸福。所以,她认为,也许当她确定他是她要嫁的那个人,那么她就把这个愿望告诉他。那个时候,她会说,结婚的时候可以没有戒指,但是请你送我一只镯子,当我死的时候,可以把它交付于你的手中。那样,失去我,你也不会是两手空空。至少,你还可以拥有沾染我所有气息的镯子。也许,足够回忆很多年,或是一辈子。
可是,她没有等到那一天,他们便彼此说了再见。或许真的是,相爱容易,相处太难。
两年,看起来很短,但是在她心里,却是无限绵长。长到无法忘却,长到这一辈子都不想再重新开始。
爱或不爱从来不是分开的理由,生活和现实才是。疲惫,两年的异地相恋是他们感到无限疲惫。今年一年,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天,他来看她三次。相聚那么短,思念那么长。她常常想念他想念到眼泪掉下来。然后又自己擦干。
即使只有孤身一个人,生活还是得继续。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从来只有身后的影子伴着自己。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孤独,对于她来说,是不可说不可承认不可体会的一种存在。它已经不要任何暗示或是原因,因为它已经变成了冰冷的空气,变成血液流动的声音,变成触目所及的时光和回忆,变成了黑暗。
她的生活为了等待而延续着,春季过了,夏至又至,然后接踵而来的是萧瑟的短秋和漫长的寒冬。感觉离别就在咫尺之间,而下一次的相见却是遥遥无期。每一次的离别,都是没有眼泪的,他们留给彼此的,是风吹过的声音。只是,想念是无时无刻的存在着,沁入骨髓。因为想念,秋末的一天,她突然决定去看你,那是某一时刻的突然萌生的决定,没有任何前兆。
那是她第一次去遥远的地方看一个人。当听到火车轰鸣声时,她便启程。窗外有荒草蔓延的田野,还有坚硬而突兀的山峰。穿过一个又一个的隧洞,越过一条又一条的河流,她知道,离他越来越近。心里很释然,偶尔睡去,醒来听歌看风景,没有太多想象。火车继续飞驰。
旅程简单而快乐,在一起的日子总感觉是在飞逝。他带她去古镇玩,里面有很多卖饰品的小店,她看到过很多好看的镯子,内心想要,却拒绝说出口,她还在幻想着某一个适当的时刻。
离别仍是最终的命运。背着旅行包来,又背着旅行包回。只是,在入站之后,她回头时没看到他的身影,那一刻,最想哭。
回来之后,天气渐渐的越来越冷。她知道,这个漫长的冬季,她无法见到他。冰凉的双手,不能装进他暖和的衣兜。可是,她还是充满期待,以为只要捱过这个漫长的冬季,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她就又可以再见到他。她还答应他,春天一定要去郊外放风筝。在她心里,没有实现过的诺言,从来不会被忘记,她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等待。哪怕永远也不会到来。
关于分手,她内心从来都不承认。他们只是给彼此一个喘息的机会。分手,只是暂停的替代符。
所以,在分手的时候,她说出了她的愿望,关于镯子的愿望。
而他爽快的答应,也是一种默契。
爱情的延续,在心底,彼此心照不宣。即是固执,即使倔强。
镯子,存在于她心中的那一只镯子,有着危险的美感,注定了一种类似于虚无的追逐方式。而这已经是与结局无关的激情。不停地行走,不断地追逐,一边走,一边让希望和时光从灵魂里刷刷掠过。虽不知是否有圆满的结果,但却充满豪情。
她说,想念存在于每朝每夕,却可以拖延至一生那么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