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寓言故事。
文学渊源,出自于《诗经》:“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后人,改编成了寓言故事。意在告诫人类,珍惜时间,将每一天都视为完整的生命,而非寄托于未来。
寓言说:世间有一种昆虫,叫蜉蝣。它只能存活一天,甚至有的只存活几个小时。
有一只小蜉蝣,偶尔认识了一只小蚂蚱。两个小家伙相见恨晚,相谈甚欢。不知不觉,玩到天都黑了。
小蚂蚱对小蜉蝣说,“我要回家了,我们明天见吧!”
小蜉蝣很惊讶,“明天?这世上哪里有什么明天呀!”
从那以后,蚂蚱就再也没遇到这只小蜉蝣。
后来,小蚂蚱又认识了一只小青蛙。
它们聊了很久,也成了好朋友。
天,渐渐冷了。
有一天,小青蛙对蚂蚱说,“我要去冬眠了,我们明年见吧!”
小蚂蚱一听,也很惊讶,“明年?这世上哪有什么明年啊!”
青蛙睡醒了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那只小蚂蚱。
如果有一天,你最爱的那个人,跟你说,“我们来生再见吧!”你可能也会问,“我们还有来生吗?”
蜉蝣,不知有没有来日;蚂蚱,不知有没有来年;人,不知有没有来生。
蜉蝣等不到来日;蚂蚱等不到来年;人,望不到来生。
蜉蝣以“小时”计生命;蚂蚱以“季节”计生命;青蛙以“年”计生命;人类以“世”计生命。
一生一世,来生来世,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我们高兴的时候,常常会对朋友说,来日方长,下次吧!下次一定去!
也常常会手舞足蹈对爱人许诺,“下辈子一定还嫁给你!”
情到深处,也可能会对孩子说“下辈子,你还会到我的怀里,做我的乖乖吗?”
我们有珍贵的首饰,漂亮的衣服,也可能会说,“留着,留在最重要的场合再戴再穿吧!”
我们有好吃的食物,也可能会说,“放冰箱里吧,等孩子聚齐了再吃吧!”……
我们,却常常会忘了“世事无常”。
我们年轻的时候,总以为有些事情,有些地方,很遥远,远到我们从来都没有去想过。
真的,从没想到过,有些人,说完了“再见”,后来,就真的再也不见了。
谁的相册里,谁的回忆里,没有那个,已经躲在“来世”里的人呢!
唐玄奘对女儿国国王说,“如若有来生,我们……”
女儿国国王说,“御帝哥哥,我不要来世,只要今生!”
人间清醒的人,就不会把情感寄望于,来生来世,三生三世。
也许有时候,“来世”,就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敷衍,推脱。
认真的人,会珍惜眼前的每一朵花开花谢;每一次日出日落;每一张笑脸;每一次陪伴;每一秒的温暖。
每一天,都不可复制,也不会重来。
当下,即是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