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得快。街角的积水泛着亮光,有点像某种未完成的叙述,被突然打断后还残留着情绪。
收起伞,走进小巷,不小心踩进一滩浅水。鞋底溅起的水花像短暂的愠怒,却又瞬间归于沉默。
我忽然想到很多事,关于“收”与“放”。
小时候,伞是一种庇护,是对突如其来的世界的一点点掌控感。
撑开它,就像把自己藏进一个可移动的小宇宙。雨再大,也有一层界限。在那个世界里,雨是温柔的,短暂的,是可以预测和回避的。
可是长大以后才明白,有些雨是没办法预告的,就像某些分别。你即使撑着伞,也难保不被风吹歪,难保不会被雨悄悄浸湿。
于是有些时候,明明雨已经停了,天空开始放晴,仍不敢把伞收起来。怕下一场雨来得太快,怕自己准备得太慢,怕刚卸下的轻松变成另一种狼狈。
不是放不下,是不敢轻易收起防备。因为曾经太匆忙地相信过天气的好转,结果还是被淋了全身。
我们以为成长会教会我们更好的应对方式,其实更多时候它只教会我们更好地隐藏。隐藏伤口、期待,甚至隐藏渴望本身。
或许,我们一直都在“撑伞”。
有时是对人,有时是对爱,有时是对自己。小心翼翼,怕重蹈覆辙,怕刚刚安稳一点的心情,又被不经意间搅乱。
但人终究会长出一层新皮。
旧的、薄的、脆弱的,会在时间的反复摩擦下,被一点点替换。它不是更坚硬,而是更柔软。那种柔软,不再轻易皱缩,也不那么轻易被刺痛。
它懂得疼痛,也接纳疼痛。
后来我走过更多的雨天,也走过无雨却心湿的时刻。我仍会本能地寻找遮蔽,可是我知道,就算没有,它也不会把我打垮。
人心是会渐渐变得宽一点、韧一点的。不是因为变得无所谓,而是明白了:没有谁能永远不湿透,也没有谁,真的脆弱到不能承受那一点潮湿。
雨季总是会再来。
可不是每一场雨,都要准备好才去经历。人不能总停在等待晴天的位置上,日子还是得往前走,哪怕偶尔被淋,也不等于失败。
撑伞,是一种保护;收伞,是一种信任。信任自己,也信任那个即便失措也能重新站起来的人。
雨落下,又停。
心动荡,又定。
一切都在来来去去之间,教会我们,如何更温柔地走完自己的那段路。